河北新闻网9月18日讯(王鑫)“十九大迎来新时代,振兴中华大步迈。传统文化是国宝,代代传承有人才。不忘咱的根,不丢咱的爱,深泽坠子做纽带,永占群众大舞台……”今天,又到了深泽县马里中心小学戏曲基地的活动时间,十余名行头装扮的“小戏骨”,正跟随国家级非遗坠子戏项目传承人崔彦生排练节目,唱念做打,举手投足,有模有样;铿锵有力、悠扬婉转的戏腔也为这所小学校带来了不一样的韵味和风景。
卖了被子听坠子,深泽坠子历史悠久
深泽是深泽坠子戏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,该剧种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,是融歌、舞、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,距今已近百年历史。从事坠子戏事业四十余年的崔彦生,是土生土长的深泽人,也见证了它昔日的繁荣。据他回忆,当年的演出坠胡声声,舞台缤纷,场场爆满,全年无休。演出的海报一经贴出,买票的人通宵排队,但也常常是一票难求。“卖了被子看坠子”就是观众痴迷和喜爱的真实写照。作为稀有地方剧种,深泽坠子戏于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近年来,戏曲传承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,老一辈演职人员退休后,新的传承者后继乏人,小剧种戏曲的生存也变得更加艰难,对它的拯救以及未来发展的探讨迫在眉睫。崔彦生更是有着深深的情结与心怀,他知道,人才始终是戏曲文化发展的根本,培养挖掘新的传承人才是改变青黄不接现状的关键。年,借着深泽县开展“坠子戏进校园”活动的东风,“马里中心学校艺术辅导基地”正式挂牌成立。崔彦生和剧团演职人员定期到学校指导训练,排演节目,让更多小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文化,选拔好苗子,积极培育戏曲新秀,许多孩子从此迷上了深泽坠子戏。
地方戏曲进校园,传统文化薪火相传
深泽马里中心学校,是一所寄宿制的农村小学校,坠子戏的到来,极大程度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,并能寓教于乐,在传承和发展这一稀有地方戏曲的同时,推动学校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。
“刚开始,孩子们对戏曲有一种新鲜感,可是时间久了就觉得枯燥。”崔彦生介绍,学生年纪小,没基础,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解。教理论的同时结合实践,加深学生对所学戏目的认识和了解,练习基本功是每次学习的必修课,包括压腿、踢腿、台步等动作。坠子戏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,除了戏曲动作之外,最难的是唱腔。于是,每堂课他都变着花样授课,选取一些新鲜有趣的唱段,再融入眼神手势……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反复的巩固训练,孩子们排练的节目也日渐成熟。几年下来,他们先后排练了《唐知县与穆桂英》《大爱无疆》《小跑驴》《快乐老太》《转变》《大嫂送饭》等精彩节目,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。
作为一座基层的小学校,戏曲铺开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,但是学校克服种种困难想办法,在县里的政策扶持下,多方筹措资金,准备了专门的排练场地,并为孩子们购置了专业的戏曲表演服装和相关道具。除此之外,学校还充分利用艺术课,开展戏曲选修:在音乐课上,学唱选段;在体育课上,学习身段;在美术课上,描绘脸谱,赏析戏词……将保护传承坠子戏的使命感注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。
“孩子们有时走路,也会随口唱几句,来上几个动作。这说明坠子戏走进他们心里了。”小戏骨们的出色表现,让崔彦生打心眼里高兴,“本学期我们又从低年级选拔了有音乐特长、爱好戏曲的10名新学员,坠子戏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。”
捷报频传结硕果,比赛演出惊艳舞台
每次来之不易的演出机会,孩子们都倍加珍惜,各个精心准备,绝不含糊。曲目《快乐老太》宣传了十九大以来取得的辉煌业绩和巨大成就,引起了观众的共鸣;《大爱无疆》展现歌颂了新时代拥军模范的高尚情怀,也深受好评……翻开几叠厚厚的剧本,其中大部分都是手写的。从研究剧本、编曲、排练,直到演出,整个过程要付出很多,但崔彦生和他的孩子们都甘之如饴、无怨无悔。
在深泽坠子戏的依托下,学校的娃娃们多次走上省市大舞台,参加汇报演出,也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“小戏骨演出队”。年,马里中心小学被评为“石家庄市中小学戏曲特色学校”,年被命名为“石家庄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”。在戏曲传承的过程中,不仅逐步形成了全校人人参与的特色项目,也由原来学习传统剧目延伸到了创编现代剧本的新路,从学生们的角度和生活中寻找灵感,全体老师参与,创编更接地气的剧本,用喜闻乐见、雅俗共赏的形式,记录着当下时代的崭新面貌和蓬勃力量。
戏曲专家来校指导、戏曲大赛获奖、参与汇报演出……望着这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喜讯,校长王闪别提多高兴了:“从最初的懵懂无知,到后来的热爱痴迷,孩子们都被坠子戏的魅力深深震撼。他们从小唱坠子、爱坠子,不仅使深泽坠子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,也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心里落地生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