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日报推出特困片区脱贫记系列报告

白癜风早期症状 http://m.39.net/pf/a_5515726.html

为庆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,记录这一光辉历程,从2月18日起,农民日报连续推出《特困片区脱贫记》系列报告文学。

“久困于穷,冀以小康。”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、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,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。摆脱绝对贫困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,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、人类社会进步史上高高树起的不朽丰碑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经过8年持续奋斗,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,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。

为见证、记录这一伟大历程,农民日报派出30余名骨干记者,深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蹲点采访,把镜头对准深贫地区,把笔触聚焦战贫一线,充分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人民实干苦干、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,深情讲述贫困群众自强不息、奋力战贫的感人故事,努力呈现全体人民共襄盛世、同享荣光的美好图景。

这组系列报道共有14篇,充分运用报告文学的写作手法,将新闻性、政论性和文学性融为一体,全景再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波澜壮阔的减贫历程,深情书写中华民族脱贫奔小康的伟大史诗。

滇西边境山区篇:怒江!怒江!

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李朝民刘杰

激流拍岸,远山和鸣,世代生活在怒江之畔的人们正亲历着一连串历史的巨变:攀梯溜索的揪心日子一去不返,一条条公路与隧道联通了大山外的广阔世界;刀耕火种的老生计脱胎换骨,一座座大棚与工坊验证了密林里的致富良径;目不识丁的旧时光泥牛入海,一间间学校与书屋见证着深谷中的志智飞跃;人畜混居的穷光景改换新天,一幢幢新居勾勒着平地上的安乐生活……

序章

“怒江的水来自哪里,

来自茶马古道你的脑海里;

母亲的爱来自哪里,

来自云雾山村你的怀抱里;

怒江的月亮来自哪里,

来自高黎贡山你的梦里;

母亲的太阳来自哪里,

来自碧罗雪山你的眼睛里;

怒江,怒江,怒江大峡谷。”

……

《怒江大峡谷》这首歌,描绘的是中国西南边陲一个令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——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。

这里,担当力卡山、高黎贡山、碧罗雪山和云岭山脉4座大山并肩高耸,独龙江、怒江和澜沧江3条大江奔流不息,形成了“四山夹三江”的地理奇观,被称为“地球褶皱”。

这里,居住着55.7万人,90%以上是少数民族,包括傈僳族、怒族、独龙族、普米族等22个少数民族;62%是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“直过民族”。

这里,贫困与山区犹如“孪生兄弟”,98%以上土地为高山峡谷,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6%,是全国“三区三州”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,是中国脱贫攻坚大决战中的“上甘岭”。

怒江之贫,贫在“地势”,山高谷深、狭窄陡峭、江河纵横,看天一条缝、看地一道沟,出门靠溜索、种地像攀岩。

怒江之困,困在“交通”,它是全国唯一的无高速公路、无机场、无铁路、无航运、无管道运输的“五无”州市。

怒江之难,难在“直过”,4个主体民族中就有3个“直过民族”,全州29个乡(镇)中有26个是“直过区”。

怒江之坚,坚在“叠加”,集山区、边疆、民族、宗教“四位一体”,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共通的致贫原因,怒江都有。

受特殊的自然、历史、社会、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,怒江州始终未能摆脱千年之困。贫困与落后如影随形,各族人民头上那顶写着“绝对贫困”的帽子,一戴就是半个多世纪。

直到21世纪初,展示在世人面前的,仍然是激流翻卷、夺路狂奔的“野性怒江”:江水之上,是一根根从历史深处穿越而来的溜索,还有一条条颤颤悠悠、记录岁月的吊桥……

滑坡、塌方、泥石流……怒江大峡谷以它特有的语言向人类求救:为大山子民寻找一块新的栖息之地,重建幸福家园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十分关心怒江儿女。

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亲切会见贡山县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时,提出“全面实现小康,一个民族都不能少。”

年1月、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独龙江乡亲回信,鼓励大家“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。”

年2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,怒江是全国四个贫困重点地区之一,要采取一些超常的办法推动脱贫。

一场由国家力量推动的伟大脱贫攻坚决战在怒江打响,为怒江实现“日月换新天”注入强大的外部动力——

加大资金投入。中央和省级财政整合资金,持续增加对怒江州的扶贫资金投入。据不完全统计,年至年,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怒江州的扶贫资金约亿元。

聚合帮扶力量。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,广东珠海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.6亿元;作为怒江的定点扶贫单位,中交集团、三峡集团、大唐集团三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亿元。

突破发展瓶颈。通过整合资源,先后投入.2亿元,推进高速公路、国省道改扩建以及乡(镇)、村组公路建设,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%,“过江靠溜索”的历史一去不复返。

上下同欲者胜。

多年来,怒江州委、州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,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紧紧围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目标,突出“六个精准”,实施“五个一批”,推进“志智双扶”,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。

截至年11月底,怒江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,实现“一步跨千年”:26.9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4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,创造了具有世界意义的“独特实践”。

年年末,我们踏入怒江大峡谷。在欢快的歌声中,勃勃生机扑面而来。在决胜脱贫攻坚的不懈实践中,可歌可泣的人和事,以奋斗为实的主色调,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。

旗帜

位于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,有一片秘境,名叫独龙江乡。这里生活着怒江州最为特殊的“直过民族”——独龙族。

驱车从贡山县城前往独龙江乡,车外云雾弥漫,前方是一眼看不到头的层峦叠嶂。司机师傅说,即便在贡山当地,也有很多人从来没有到过独龙江大峡谷,因为太险了!

进山后,我们扎进了原始森林,手机信号时有时无。路面虽然平整,却曲折蜿蜒,一边是高黎贡山,一边是万丈深壑,令人直犯嘀咕。

经过三四个小时车程,我们有惊无险地抵达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。视野迅即开阔许多,道路宽敞整洁、建筑特色鲜明、人气骤然高涨,俨然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小镇。

如今的独龙江乡一角。资料图

眼前的一切很难让人相信,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,独龙族群众还过着“砍刀开路、攀藤附葛”的艰辛生活。高山大川阻隔、每年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,这里一度成了遗世独立的“孤岛”。

独龙江乡的巨变,离不开一个人,那就是高德荣。

年,高德荣出生在独龙江乡一个贫苦家庭。在小学、初中同学的记忆里,高德荣小时候背毛主席语录最积极,而且能说会道,是班里的文艺活跃分子。

18岁那年,高德荣考上了怒江州师范学校,从人马驿道走出了大山。在校期间,高德荣表现优异,毕业后便留校担任团委书记。尽管前途一片光明,高德荣却在4年后主动辞职,回到独龙江乡,成了巴坡完小的一名普通教师。

“独龙江很落后,家乡更需要我。”高德荣说。

回乡后,凭着能吃苦、觉悟高、干实事的特质,高德荣从小学教员走上领导岗位,先后担任独龙江乡乡长、贡山县副县长、贡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与县长。其间,他不是带着群众架桥修路、发展产业,就是到上级部门跑项目、争资金。

年,在高德荣的四处奔波和多方努力下,投资1亿多元、全长96公里的独龙江简易公路正式通车,终结了独龙江不通公路的历史。除去大雪封山,从乡里到县城的路程由7天缩短为七八个小时。

7年后,高德荣当选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。这本是一件大好事,高德荣却高兴不起来。“把我调到州里边工作,离开贡山和独龙江,我就相当于没有根了。天天坐办公室,我能做什么?”高德荣说。任命当天,高德荣就把办公室钥匙退了回去,毅然返回贡山县。

年,为了让独龙族群众早日实现脱贫梦想,高德荣主动要求回到独龙江乡,担任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,扛起了带领独龙族群众脱贫攻坚的重担。

多方帮扶下,独龙江乡完成了安居工程。住房问题解决了,但独龙江半年大雪封山的状况,依然无解。如何破题?高德荣开始盘算着在山腰上打一个隧道。于是,他翻山越岭,四处考察,条件艰苦时,甚至借住牛棚,夜宿江边。上天不负苦心人,隧道计划终于变成现实。

年,独龙江隧道建成之际,独龙族人民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,乡亲们沸腾了。当年4月,独龙江隧道建成通车,结束了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,3个小时可到县城。

年5月,高德荣退休。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,仍然作为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,夜以继日地往来于农户间,奔走在施工现场。

高德荣徒步考察产业推进情况。资料图

年1月20日,高德荣作为贡山县干部群众代表,在昆明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,备受鼓舞。习近平总书记对高德荣说:“您是时代楷模,不仅是独龙族带头人,也是全国的一面旗帜。有你们带动,独龙江乡今后一定会发展得更好。”

年,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,0多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,所有自然村都通了硬化路。种草果、采蜂蜜,乡亲们收入增加了,孩子们享受着14年免费义务教育,群众看病有了保障……

当地群众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,汇报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的喜讯。年4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给乡亲们回了信。

摆脱贫困,过上美好生活,这是独龙族同胞一直以来的期盼。如今,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。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独龙族今天的一切。高黎贡山高,没有党的恩情高;独龙江水长,没有党的恩情长。”高德荣说。

变迁

她,是最后一批接受文面的亲历者;她,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者;她,是脱贫攻坚成果的受益者;她叫李文仕,今年75岁,是独龙江乡迪政当村人。

初见李文仕时,她正在古色古香的扶贫车间里编织独龙毯。随着她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,倾泻而下的纱线片刻间被揉成了一道彩虹。

见有人来访,李文仕停下手中的活儿,示意我们坐下,用独龙语饶有兴致地聊起了家常:“地里有活我就种庄稼,没活了我就来这里织独龙毯,或到乡里赶集卖独龙毯;晚上和几个好姐妹,到村里的广场上跳舞;有时碰上游客,我就陪他们聊天……除种地和织独龙毯外,每年还能从政府领到几千元的补贴。”

“这样的幸福生活,在以前我做梦都不敢想!”李文仕说。

六七十年前,独龙族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。“修剪头发用砍刀铡”“有能力才有茅草屋住,没能力的只能住山洞”“树叶蔽体,吃不饱、穿不暖,雪地里光着脚找吃的”……李文仕就出生在这样物资极度匮乏、生存条件恶劣的环境中。因为在新年出生,父母给她取名“色松”。

12岁那年,她到邻村的龙元小学读书,并由老师取了现在的名字。然而,因为缺少劳动力,第二年家人就不让她读了,本想好好读书的李文仕因此哭了好几天。

也就是这一年,李文仕接受了独龙族特有的仪式——文面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文面已被禁止了。不过,囿于自己的母亲是文面师,李文仕不得不顺从母亲的意愿,成了独龙族最后一个接受文面的女子。为何要文面?有学者指出,这种仪式始于唐代,目的是防范女性被掳掠为奴。

“文面仪式是母亲主持的,她先用削尖的竹签扎我的脸,疼痛难忍。扎出图案后,再将锅灰汁敷在上边。文面后脸肿得很大,过了三四天才慢慢消下去。”李文仕表情凝重。

中断学业后,李文仕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之下,慢慢掌握了种植、织布、采药等技能,有时还会帮父亲干活挣工分。再后来,她做过乡村医生,曾两次步行到当时的怒江州府所在地,代表独龙族妇女参加会议。

28岁时,李文仕与李文正恋爱了,并成了家。夫妻俩生了3个女儿,过上了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。在夫妻俩的见证下,独龙江乡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
巨变始于年。

那一年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启动独龙江乡“整乡推进、整族帮扶”项目。随着安居温饱、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等六项工程的实施,李文仕看到眼前的变化,喜出望外。

最让她感到荣光的是,年,她在昆明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。她说,当时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,只好用独龙语向习总书记唱起了感恩歌,以此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。

目前,李文仕的3个女儿均已成家立业,她和老伴随三女儿李玉花一起生活。在宽敞明亮的安居房里,冰箱、彩电、电磁炉等家电一应俱全,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照。

李文仕的幸福生活。资料图

“再也不用担心谁会饿死了!”李文仕笑着说。

说着说着,李文仕的手机响了。她从口袋里掏出智能手机,轻按一下,接通了电话。挂断电话后,李文仕对我们说,平时她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,主要就是通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qfhqj/3902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