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楼村现在有了三个馆,一个是村里走出来的老红军侯延炳的纪念馆,一个是乡村记忆馆,另一个是村史馆。“从没想到村里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这么丰富。现在有了这三个馆,张楼村的历史和文化就有了传承,这份乡村记忆才能永久流传。”4月23日,细雨濛濛,站在新建的乡村记忆馆的小院里,郓城县黄集镇张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守东感慨地说。
村民无偿腾院建馆
张楼村乡村记忆馆和村史馆是由村中老院子改建的。“这是村里张爱荣的家,她大学毕业后在菏泽市工作,她们姊妹5人均在外上班,老人也早进城和孩子们住在一起。去年听说村里要建村史馆,张爱荣一家就把老院腾空,无偿给了村里建馆用。”山东省检察院派驻张楼村第一书记田洪孝说,无论在家居住的还是外出工作的村里人,都很支持建设这些馆。
“村庄产业发展了,环境变美了,但年轻的村民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却越来越少。”田洪孝说。年4月他作为山东省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,来到菏泽市郓城县黄集镇张楼村工作,在发展起村庄产业和做好村庄发展规划后,他发现张楼村不仅是一个余人的大村,也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的老村,但因为没有书面记载和承载记忆的场所,导致现在长年外出的年轻村民只知道这里是老家,了解村庄历史和故事的人却越来越少。“有了文化,村庄振兴才有根,才能在年轻一代村民中延续下去。”
乡村记忆馆和村史馆所在的小院不大,一排南屋分成东西两个馆,东边两间为村史馆,西边的三间为乡村记忆馆。村史馆内除了村民捐赠的老旧物件外,还按照历史变迁、人文故事、杰出人物、黄河文化等版块,组成展板详细介绍;乡村记忆馆内则分别有村庄大事记、、历任村两委负责人、村庄民俗、传奇故事等版块组成。两万余字的介绍和一幅幅照片,与村民捐献的一件件物品,一起串起了张楼村的历史和文化,再现了村庄的记忆,清晰地描绘出村庄发展脉络。
张楼村地近黄河,村东金堤便是防黄决口的第二道防线,村庄文化也多与黄河文化相关,为此,村史馆内专设了村庄的黄河民俗文化版块,像建房垫的“高宅子”、传统庙会习俗等介绍再现了当年的村庄生活。“一看这些,就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生活。过去村里故事很多,但都是口口相传,我们这代人还能知道些,但年轻一代就很难摸清了。”今年74岁的村民侯家达说。
在乡村记忆馆里,有一块展板专门介绍了村庄教育情况,这个村在年就有了村民自发捐建的小学。“年,村民张志琴、张绍堂、张新权等人提倡新学,集资捐建‘张楼学堂’,配有文具店、图书室,年发展成一至四年级的小学,儿童入学率达50%以上,女生占五分之一。年,招收四个村高校毕业生近50名,办起红专学校,为各村培养出会计、农业技术人员近30人。年。村民王兆才、张凡芳等人领办农业中学,为济南火车铁路大厂输送工人、技术人员38人。”看着展板上介绍的村庄办学史,张守东颇为自豪,“这些年考上本科的还有40多人。现在天南地北都有我们张楼村人。”
老红军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
“一整理资料才发现,年村里就有了党员,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,村里有30多人参加过革命。”张守东说,张楼村的烈士就有4名。“受前辈影响,村民当兵入伍的很多,现在健在的退役军人就有53人。”
年去世的侯延炳是村里走出的老红军,纪念馆由其旧居改造而成。小院由青灰砖铺成,院中间一棵老枣树正绽放新芽。田洪孝介绍说,侯延炳年2月入伍,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师一团战士,年因伤退役回到张楼村后,年12月又成为渡过黄河的八路军东进支队向导和联络员,解放后一直住在村里,并常去学校讲红色故事。
为铭记英雄、牢记红色印迹,讴歌坚韧不拔、顽强不息的红军精神,田洪孝和村两委征求县、镇、村党员干部群众意见,走访有关当事人和家属,到山东省、县档案馆查询复制有关资料,并于去年7月在侯延炳的居住原址复建三间青砖屋,建起了老红军侯延炳纪念馆。
纪念馆展厅里,陈列有侯延炳参加革命时期保留下来的生活物品、革命伤残证书,以及曾任八路军团长的杨勇赠送的大刀(复制品)等,另有张楼村两位烈士和解放前老党员、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有关事迹材料、遗物等。墙上的15块展板,展示了老红军侯延炳的生平和有关资料、照片等,从自幼随父母到大西北逃荒,到参加红军,历经多次战斗直至光荣负伤,返乡后在当地协助八路军作战,以及解放后不忘初心继续革命等,都一一作了形象地展示。“我记得父亲常说,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当了红军。”侯延炳的儿子侯家达说,父亲始终保持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,一直以红军精神走完自己的一生。
“村里60岁以上的村民上小学时都听过他在台上讲的红色故事。正因为是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,才更能让村民和党员体会深刻,更认识到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”张守东说,老红军纪念馆建成后不到半年,就有上千人陆续前来参观学习,周边的学校也不断组织学生前来接受红色教育。
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石鹏志通讯员赵考状